2012年1月2日

[活動回顧] 台北市民俗與古蹟文化資產導讀-大稻埕歷史街區與五月十三迎城隍

時間2011/12/18     ()  1620-1820
地點:南村落 (師大路80101F)
講師:莊永明
     
    在大稻埕出身的莊永明老師,對大稻埕有很深的感情,一開始便如數家珍地生動講述了此處的故事。大稻埕一直以來都是經濟跟貿易中心,1885年後成為獨立的省後,劉銘傳一直希望把大稻埕變為台北港,他在台北港旁建了條貴德街,日本人稱為港町,這裡也是莊老師出生之地,劉銘傳協同兩人:茶業大亨林維源及大稻埕首富李春生,建立了千秋及建昌兩條街,而這裡就矗立了五大洋行及五個公使館。李春生教堂也是大稻埕有名的古蹟之一,約有86年歷史,其特色為紅磚建築且其排水孔為外露的竹子形狀。這短短幾條街有如此深厚歷史,是臺北很難找到的,但可惜的是很多的以往建築都已經消失了。
  

 
    第一首台語流行歌,也就是阮玲玉主演的默片電影「桃花泣血記」的同名歌曲,就是在大稻埕古老戲院「永樂座」首映的,裡頭可以見到漢民族生活的寫照,裡頭描寫富家子弟愛上牧羊女的故事,此部電影與主題曲都影響了當時男女生交往的價值觀,而從此部電影開始興起的台灣流行歌曲直到日本人發起的皇民化運動後才漸漸消失。談到大稻埕能那麼快躍到歷史舞台上的因素,就不得不提到茶業。被英國人打敗台灣開港那年,五口通商後由於淡水腹地太小及艋舺排外情結高,英商杜德將茶葉引進大稻埕因而變為茶葉輸出的大宗,見證許多外來文化及外國商旅的大稻埕,因西方文化進入而崛起。

    受到許多文化衝擊的大稻埕也是許多思潮的發源之地,像是蔣渭水就選此地為台灣文化協會的港町文化講座地點之一,在20年代開始帶動了表現民主的文化企圖,蔣渭水在此接納往來的人士,為台灣人帶來更多機會,不論是台灣文化協會還是台灣民眾黨運動,大稻埕都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區域影響力不容小覷,當時為地價最貴的地區,人口密度為全台第二高僅次於府城。日本人選擇此街設醫院,台大醫院也是在大稻埕創業,後來才遷到現址。大稻埕的使館、洋行及書局也是全台最多數。
   
    1853年艋舺發生嚴重械鬥後,落敗的同安人抱著霞海城隍神像跑到大稻埕,後來成為大稻埕重要的信仰圈,五月十三日的迎城隍活動是當地重要的宗教活動。莊老師分享了迎城隍的活動影片,當中看到許多現今已難得見到的儀式,這些陣頭團隊需要平日長久的訓練,每個腳步及隊形都有一定的規矩,以前都是靠當地茶商憑著對本地熱忱來支持,但近年這樣由社區支持的宗教活動已不復見。莊老師說建築需要故事性,文化不是靠建設,舊城鎮背後累積的小故事是真正的價值所在,真正偉大的是庶民生活故事。更新文化要細膩,如果不將整體保留而一一拆解,將會失去意義。

活動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