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

[活動回顧] 從二條通咖啡館看歷史建築規劃

時間:2011/12/24 ()  1620-1820
地點:南村落 (師大路80101F)
講師:鍾永男

    今天鍾老師將與我們分享他建築修復的經驗,並從當中探討歷史建築的規劃。


    歐洲早在一百年前就已投入此領域,而台灣是最近這幾年才開始正視此議題,規劃歷史建築普遍有兩層意義,其一為保存建築,其二為活化空間。由於政府對於文化材的價值認定不同,界定保留的標準大致有:為閒置空間、建築結構安全無虞、具有文化意義、空間可再利用推展文化藝術等等。以往保留建材的方式為凍結式的保存,七十年代後則提倡注入新的記憶以活化老建築的方式。歷史建築為有形的文化資產,在都市空間裡扮演重要的角色,鍾老師認為建築物需以活的面貌出現在當下,與人們一起走入未來,因此在重新規劃建物時必須要注意幾項要點:一、不妨害古蹟歷史保存之目的,也就是不破壞歷史古蹟本體以及周遭環境,二、規劃時要一併考慮整體空與周遭環境,三、權益的平衡,從評估社會、文化、經濟三方面評估效益,以使空間能永續活化,四、與地方文理結合,例如推展生活化的區域觀光等。在執行整體規劃前,需要經過縝密的調查,如此建物的歷史脈絡、當地的政治人文與產業、建物的材料工法、耆老的經驗傳承等等,之後再進行工程並配合文化行銷。

  鍾老師以嘉義北門驛為例,火車站旁本為製材廠的一排木造房屋,此區域近北門驛車站、嘉義大學及文化中心等,應用新舊搭配的方式保留些許舊建築,並運用阿里山小鐵路帶來遊客人潮的地利之便,蓋一棟農特產品展售中心。在提出修復方針前,團隊先調查了歷史建築群的區域,格局,建照年代、建材、使用方式、甚至包括區域中樹木的資訊,詢問耆老後來建築外加增建的範圍、重新油漆的範圍等等,規劃出區域的分隔,以農產銷售區銜接空地劇場或市集,使用建物補強閒置空間的再利用,當中新舊建築的銜接最為重要,團隊以當地農業落地深根的概念打造穀倉,並預計結合地方型的藝術,如石猴、油畫、木雕及交趾陶等進駐空間,提升當地經濟,期望成為文化村做為城市新地標,與市民共生並邀請其參與活動。
  
  二條通咖啡廳屬於老房子而非歷史建物,因此在修復的法規上限制較寬鬆,建造時間為大正14年也就是1925年,當時大正町共有十條通,在日本時期的都市計畫下,總督府的家眷都分布在此區域,建物隸屬於警部系統的大宿舍,鍾先生透過政府拍賣買下本要全部作為辦公室,後來希望建物有更多使用的可能性將一樓變成咖啡廳,而二樓做為辦公使用,他將二條通宿舍爛的木頭保留下來,利用穿透線條的整修方法,讓老牆壁保留附上層新皮,讓光線穿透增加氣氛,將建物結構釋放,整個空間變高挑並可看透構造。此外團隊透過咖啡創造品牌,透過音樂表演等讓此場所保有熱度,感染了社區居民主動修繕住家圍牆。老房子若要登錄為歷史建築,機構會從很多角度評量,如建物有無價值等等。鍾老師希望咖啡廳能開多久就開多久,如有天面臨拆除,會將主要骨架編號轉化利用作為紀念品等。

  最後鍾老師強調修復建物必須將使用目的明確定義,功能性清楚就能有所取捨,使用書面照片等資料判斷歷史斷代,將舊與新的交叉修復,也因此處處可見新與舊的交疊,當然結構補強、保留,蟲蟻防治及防漏都不可少,修舊如舊是希望保留當時代有生命力的建物樣貌,雖然依照舊工法與舊建材修繕需要花費更高金額及繁瑣時間,但如果老房子的歲月痕跡不見了,就等於是將建物修壞了。保留歷史的美好,注入新的記憶,讓老房子可以繼續陪著我們走下去。

活動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