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

[活動回顧] 台北市文化資產文創發想與討論(中)

接著以北投為主題的組別為:



第七組:曾思龍,主題為「認同貴子坑陶遺址為文化資產」。

有鑑於北投溫泉區地狹人稠,貴子坑或可成為北投居民的後花園,成為休閒、學習、傳承的新處所。考慮到社區居民與觀光業者近乎相反的期望(厭惡觀光人潮v.s旅客愈多愈好)從中取得平衡點。北投在地文化除了溫泉文化,可考慮將陶產業文化納入,作為在地居民認同的另一切入點。然而在此之前,必須先讓北投居民對貴子坑陶礦遺址成為文化資產產生共識。

1.          找出貴子坑陶遺址成為文化資產之論述。此論述必須是讓人感動、不容忽視、與北投未來產生關連之說法。
2.          透過展覽、解說、票選等擾動過程,讓居民參與並形塑文化資產的共識。

第八組:郭筱葳、葉文珮、吳秋如、宋肅懿、鄭智緯,主題為「嬉戲悠遊女巫後花園」。

北投雖然不乏多數遊客前往,仍但主要旅遊目的以泡湯為主,對於北投區的擁有之自然、人文、歷史景觀,顯少著墨;再者因大型旅店及外資的進駐,傳統風呂式微,文化特色亦逐漸被遺忘。本計畫企圖整合北投區現有之資源,塑造北投女巫故事魅力生活圈,以達北投地區之發展及活化。

1.          最新北投旅遊活動與諮詢服務網站架構:提供北投地區吃、喝、玩、樂等完整資訊,並且提供人文景點,以及店家小故事。
2.          北投四季遊小手冊:分為四個不同季節的手冊介紹,主要以春夏秋冬可訪路線做為規劃,內可含行事曆及景點介紹,以及路線上必訪的人文景觀,並引導遊客如何欣賞北投。
3.          北投特色文創商品:本次先行透過與藺草結合,製作藺草明信片,設計祝福戳章,讓遊客自行加蓋。
4.          「每月一樂」活動設計:例如,在新北投公園辦那卡西歌唱擂台,或在溫泉博物館辦親子才藝表演或手工藝競賽。

第九組:謝欣融,主題為「北投七項觀光計畫」。

目前北投地區之觀光旅遊多因以「溫泉」為主軸而集中於捷運新北投站周邊沿溫泉路、光明路至地熱谷一帶,使得該地區之人行道、車道在假日時分有過高之負載情形,而北投地區之其他文化資產、自然景觀如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等卻少有人前往,因此為紓解北投溫泉地區人潮擁擠以及活化北投地區之文化資產,使民眾更加了解北投地區之歷史發展軌跡,故擬本計畫。

1.          北投地區觀光資源豐富,考量到臺北市捷運、公車本身之發展,北投地區之觀光小巴將以自北投連結陽明山地區及貴子坑溪水土保持教學園區為主,增加旅客前往意願。
2.          從貴子坑溪流整治開始著手,並在部分河段設置解說牌與示意銅像,使民眾能了解先民們利用貴子坑溪流篩土製陶的過去。
3.          溫泉路周邊文化資產眾多,因此應自捷運新北投站始規劃數條所需時間長短不同之步行路線供民眾參考,使民眾在以溫泉為主的觀光行程中也能多了解文化資產以及北投地區的發展歷史。
4.          建議市府單位補助地方團體如溫泉飯店協會等來組織淨水、掃街之活動。參與活動之單位建議穿著可供辨識所屬單位之背心,在執行之時便可以將所屬單位之正面形象傳達給民眾了解,同時使民眾能了解人員執行之辛勞,減少隨意棄置垃圾之行為。
5.          北投公園現今中央存有一小型廣場,適合在假日時舉辦小型之展演活動。於展演活動之選擇上盡可能以與傳統地區相關之主題為主,其主軸在於營造在地氛圍與宣傳傳統文化價值。
6.          由市府單位與地方團體在周末假日於地區之國中小學舉辦北投地區文史導覽介紹,並於寒暑假擴大招集對於地區發展歷史有興趣之民眾一同參加,使得人人都能有成為北投地區導覽員之機會,同時也可以將地方自然、文史之教育扎根落實。
7.          北投地區作為當時郁永河停留最久之地區,實可利用此機會依照考據資料指出當時郁永河可能造訪或是從是各種行為之地點,輔以銅雕加以生動型塑,配合解說牌使民眾能在腦中想像從前北投地區之生活,更可在考證後發行郁永河歷史腳步記憶DM,民眾便能跟隨著郁永河的腳步穿梭在北投這三百年的時空當中。

第十組:鍾宜庭,主題為「溫泉博物館與加賀屋合作」。

本企劃於落實公、民營的合作,帶動業者從旅館內走出並投入社區服務。另外完整的溫泉歷史,也會讓進駐的員工了解帶回旅館後,對於遊客的詢問也能更深刻了解。

溫泉博物館為常態性設展,不管是國內外遊客都必經之館,旅館業者員工穿著制服在館內進行服務,不僅可以為該館進行免費宣傳,對於溫泉歷史也能深刻了解。此外由於館內多為志工,業者員工進駐可增加人手、減輕他們的負擔。

第十一組:吳琦鋆,主題為「集點活動」。

以知名動畫「犬夜叉」橋段收集四魂之玉之旅為發想,透過集點活動讓遊客能走訪北投更多特色景點,再延伸出各種藝文活動增添色彩和活力。北投已有很多具特色的點如小吃攤販、溫泉旅館、文物館、博物館、圖書館、貴子坑、番民厝等等,加上智慧型手機結合網路社群平台(Facebook)打卡的盛行,都是宣傳北投的一大利器。

第十二組:蔣榮華,主題為「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攝影展」。

2016年新北投車站將屆滿百歲,期盼能藉著這次活動喚起人們對新北投車站的重視,串起世代的共同的回憶。在新北投車站的原址設置車站立牌,旁邊擺設看板述說老車站的故事。

架設網站或透過社群網站,讓參加者上傳自己和家人、朋友與新北投車站的身影,並抒發感言。透過網路的公開活動可以吸引年輕族群,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可以讓曾造訪或從未到過北投的人們皆能參與這個活動,瞭解新北投車站的故事,以凝聚共識。

第十三組:陳祈慧、陳柔宇,主題為「北投小旅行」。

本企劃期望以非商業性觀光為導向,以「北投小旅行」作為一切核心概念。因為北投目前已有一定的觀光人群,也有成熟的觀光景點規劃以及相關活動。而北投為台北都會難得的類小鎮地區,包含了多元生活體驗元素,尤其台北市交通便利,適合1-3人左右的遊玩與踏查。因此「北投小旅行」不以刻意增加或是配合觀光人潮為主要規劃方向,加強現有特色去推展主題或者客製小旅行,使北投能在內部生活品質與外來觀光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1.          由於北投地區的景點分散各地,規劃一系列的旅行路線就成為首要之務,每個景點之間的連結性,必須將交通方法做更有系統的整合。路線規劃完成後,由於部分景點離主要旅遊區域較遠,所以我們期望能透過一些交通工具的整合,達到景點之間的連結。
2.          若能將整個北投地區的文宣品重新做一個整合,相信必能讓觀光客對北投的觀光資源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希望能透過整合現有網路資源,重新建立一個可以讓大眾更全方位了解北投的網路平台。
4.          「讓我帶你去走走」類似所謂的旅行者帶路活動,企劃期間藉由每月邀請知名旅行作家或社區文史工作者或北投當地居民等一至兩人為領路人,帶領名眾,以他們的觀點認識北投,發現北投之美。並透過網路圖文分享的競賽,轉換人們旅遊北投的方式,講求旅客對地方更深層次的感受,並達到宣傳目的。

第十四組:周映瑾,主題為「文化傳承與發展狀況調查」。

本企劃案希望能在北投文化的傳承與推展進入下個階段前,先為這十多年來的努力做一個總體檢討,並作為下個階段方案規劃與策略制定的先導評估。了解不同類型的參觀對象、相關人士,對北投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印象與期待,以調整未來工作方向、策略與內容。

第十五組:余恒德,主題為「北投市外陶源」。

製作一本屬於貴子坑的「北投市外陶源」主要記錄陶藝與在地歷史文化發展的調查研究,建立北投地區貴子坑歷史文化及生態歷史脈絡且收列出版,收列國家圖書館永久保存歷史資料。再利用目前貴子坑營區內增設基礎解說告示牌。另外,培訓社區導覽志工、中小學課程戶外鄉土課程推廣及網路遊記推廣,打響貴子坑知名度。

韓良露老師講評:

北投文化剛好與糖廍園區有點相反,北投做為一個自然文化景觀小鎮,有很多元的文化背景,並且北投的文史資料可說是最豐富的,這都是它的優勢。老師也強調不是不能商業,而是不能「重利」,一個活動若是以利益做為出發點,未必能成為一個好活動。

提出一個企畫案前,可先看看是否有人已經做過,若是已有相似的活動進行中,那麼提案通過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至於觀光資訊整合問題,是由於北投溫泉旅館林立,出於競爭心態,北投的觀光資訊才會參差不齊,唯一能整合北投觀光資訊的還是只有觀光局。



(......未完,接下篇)


活動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