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活動回顧]從宗教博物館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

時間:2011/12/31 ()  1000-1200
地點:南村落 (師大路80101F)
講師:江韶瑩
 
    今天,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江韶瑩老師,將透過本身經營博物館的經驗,與大家一同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文化資產保存法於民國91年訂立,裡頭沒有明確的有形、無形之定義,比較相關的為第五章: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與第八章: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所謂的有形、無形只是便於實務執行的名稱。非物質性的文化資產就是人,相對應的團體或社區,技藝或技能共構的文化表現。技藝指的是傳統工藝美術背後的製作流程而非製作的成品,技能指的是在表演藝術方面負責演出的演藝人員。聯合國所明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日本、韓國的名稱為無形文化財。100年新修訂的文資法執行,因相關人員無先前經驗而發生些許困難,尤其在普查方面,民國95年到現在只有七個縣市完成。整個文化資產的程序是由地方提出,縣市審議委員會立冊、登錄,再提報中央指定。
在全球化之下,傳統文化逐步瓦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面臨消失之窘境。不論是保存的理論、執行實務、人才培育,都應該依照有形及無形而有不同之方法及策略。民國


   
    文建會設立專職兩個機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擔負展演跟研究的工作,與「文化資產總管理處」分為有形組、無形組、綜合規劃組。綜合規劃組負責文化資產的環境保存,目前已進行了六年的計畫,以文化圈或文化區的概念發展主題並串連很重要的地方特色。文化資產保護跳脫單點保存,轉變為區域性的保存。國際間的文化藝術已擴大到文化內涵,不單只是維護修護,文化資產的突出意義、獨特性、真實性、完整保存性,以及相關的哲學、倫理學也將納入討論,不再單以專家學者的觀點作出發,而是尋求普世的認同。

    非物質文化為多樣性文化傳承之保證,其互相依存之關係十分重要,故保留時應兼顧整體性。目前口述傳說也就是所謂的語言,其保留最為不穩定,聯合國調查,每天流失的語言有六千種左右。分析聯合國非物質文化歷屆獲選名單,與社會實踐結合的傳統手工藝,社會價值大於藝術價值的表演藝術,周而復始的文化現象發生之場域,儀式節慶等都是聯合國亟欲保留之文化資產。

    博物館代表城市的地標也是文化與觀光的座標,傳統的博物館有四大功能:第一為收集、保存、典藏,博物館專家說沒有收藏品就不稱為博物館,只是展覽的場所,第二為展示及跟觀眾產生溝通的場域,第三是教育推廣,草擬的博物館法裡頭,將博物館定位於社會教育的機構,教育跟推廣必須列為重點工作,第四是研究。而現在則增加提供資訊休閒跟溝通,相關展示的詮釋,現今博物館的重點越來越重視把典藏數位化,更關心地方社會議題與文化資產的產業連結,研究、調查、記錄、分析及詮釋後展出,許多場館不只是展覽也變成展演場所,更能夠將非物質性的藝術透過活動呈現。
    
    老師並舉出了近年出現的生態博物館,不只是維護自然生態,更要展現人類與周遭和諧存在連結,運用含有主題的本館連結周遭的紀念物如寺廟等等,2010年澎湖建立了首度以生活命名的「生活博物館」,回歸及連繫過去歷史跟生活記憶,彰顯地方知識跟傳統文化。連結文化與藝術的宗教跟民俗,在非物質文化裡頭扮演重要角色,在嚴格定義下,台灣的宗教博物館並不多見,善導寺、佛光山中台禪寺等等,目前著重的還是收藏而非宗教背後價值跟意義。宗教博物館目的非傳教,而是為了讓更多不同宗教互相尊重及理解,其中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是要將所有典藏詳細紀錄,並數位化成為資料庫讓更多民眾可以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