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

[活動回顧] 行動講堂:台北市古蹟、建築歷史、聚落文化資產踏查之旅,以艋舺地區為例

時間:2011/12/17 ()  1400-1600
地點:南村落 (師大路80101F)
講師:張震鐘(古蹟建築學者)

    依目前現行法規,文化資產是採用不強制性的登錄制,古蹟則較強硬的用「指定」方式列入。張震鐘老師先釐清基本觀念:自然景觀,意指所有大自然生成的景觀;文化景觀,指人為所創造的景觀,在法律條例中並不限定生成年份,條件較為開放。今天不是古蹟導覽,因此在萬華(艋舺)一帶,談文化景觀,剝皮寮是最好的例子,這也是大家為什麼會來到此的原因。由於下堂課大家都必須提出自己的發想,關於老空間的新再造,因此張震鐘老師會提供一些切入的方式供大家參考。

  第一,找出空間的價值所在。張震鐘老師現場舉一旁剝皮寮的牆壁為例,玻璃底下破損的泥灰牆透出並排的竹子構造,老師解釋這是當時無法負擔紅磚的人家用石灰、泥土、竹子等蓋房子的省錢方法。以現代經濟觀點來看,足有8厘米厚度的玻璃顯然比下頭的石灰、泥土、竹子要昂貴許多,然而以文化價值來說,這卻是無法被估價的。保留文化價值後還須考慮到再利用的便利性。價值可從幾個方面來看:歷史價值(如隨處可見的雀榕也可能成為某個歷史場景而價值非凡)、稀有性(如黑金剛或呼叫器,年代不特久遠卻很稀有)、具有帶來正面意義的景物。

  第二,價值的取捨。以剝皮寮為例,其價值在群體空間的質感。以老師旁的建築體為例,為了增加新的空間效果,現代加上了一個以鋼筋加木板建成的小陽台,為了避免大家混淆,故意使用了異質素材。這是減損文化價值,還是提升空間再利用的效能呢?在現今以人為本的社會,保留空間就是為了讓人使用,因此後者還是比較重要。第三,文化價值與人身安全的兼顧。在保存最大文化價值的前提下,基本設備如消防設施、冷氣、無障礙空間等是必須具備的。即使是文化古蹟,保障大部分人的人權也是必要的舉措。第四,所有使用都不能違反建築法、都市計畫審議。

  簡單休息過後,老師帶大家走訪整個剝皮寮區,指出修補古建築的折衷方式、剝皮寮中常見的新與舊並存(鋼骨樓梯與泥土砌成的轉角樓梯在同一空間共存,一出光怪陸離的現代展覽就遇見傳統的灶腳)、高高低低的天際印象等。最後大家停在雀榕與房子結合成的難以名狀的景觀前,張震鐘老師說起剝皮寮的歷史,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窄小彎曲的街道形成是由於隘門,除了可防止盜賊外,也有防範族群衝突的功能。關於「剝皮寮」剝的是樹皮還是獸皮呢?現在也已不可考了。懷想著艋舺過往的繁華,大家開始朝下場活動地點「糖廍文化園區」邁進。

活動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