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3日

[活動回顧] 從台北市古蹟建築看日式建築保存與再造

時間:2011/12/10  ()  1620-1820
地點:南村落 (師大路80101F)
講師:郭中端

    一開始老師向大家做了台灣木材業及中都濕地的簡介。在民國七十年代,台灣還有很多木材外銷,禁採山林後開始採用進口,業務重心轉往嘉義一帶,而高雄中都附近開始轉做夾板生意,進口東南亞的樹木以台灣技術製成,再運往世界各地。八十年代東南亞開始保護森林,台灣夾板生意下滑,工廠也遷移到大陸,許多利用濕地的儲木池廢棄,經濟起飛後甚至變成了廢鐵的儲地,造成土壤性質的改變。近年政府開始意識到濕地對環境的重要性,遠比填土造房有意義,於是便開始規劃溼地的復育。
    老師分享許多以前與現今中都濕地的照片,以前處處可見堆棄紅磚及垃圾,經過都市重劃後,此塊地有三分之二將來要作為學校用地,但確切日期尚無定論,故向上建議做為濕地復育之用,將來可變為水邊的快樂學校,實行與生態濕地等有關課程。高雄目前已做了八個濕地,希望中都溼地能與其他濕地作串連,並與其他國際的濕地做資訊的交流,除了回復原本濕地的形狀外,也提供下一代與大自然接觸的寶貴機會。

    愛河只有一個缺口,水可進來但出去困難,在此附近做濕地的復育,除了克服鹹淡水、漲退潮等問題外,須重新挖出河道,過程中也需要與附近居民搏感情溝通。此外會在此區設立生態教育中心,也可作為市民休閒去處。建築為高腳屋式,二樓是活動或者避難空間,同時也結合觀景台,可觀賞從其他濕地飛來棲息的野鳥。一樓則是廁所,利用吊橋銜接木棧道做為動線,以回歸原始為概念,建造材質為漂流木,並請原住民協助搭造。有些區域做為復育場所,待狀況穩定後再開放民眾進入使用。別人不要的老樹經評估可適應此地後,會在此種植,水岸邊也不做欄杆,讓人們能與河水有更緊密的關係。目前附近的生物及植物恢復得很快,相信三年後就能更豐富精彩。

    宜居城市,宜人居也宜萬物居。一個國家到達農業水準的生活水平後,才會開始去思考環境與景觀間的關係,目前從事相關工作的老師,原本念建築出身,但一開始規畫的真正能執行的有限。許多公共工程只為了特定的少數人考量,一直到 宜蘭冬山河才開始瞭解,一個公共建設該如何為了不特定的多數人而做。一開始只是單純參加競賽的小朋友及陪同家長,後來也都成為第一屆的環境保護及推廣志工。她提到永續非建設而是如何維持,議會機關編列預算只有建設費用,而沒有真正重要的維護管理費用。老師舉了曾參與的日本小公園建設,此計畫主力參與者為社區媽媽。最後討論的結果,地面整體為不易受傷及對關節有益的沙地,並加上簡單的幾個鞦韆及大樹,大家很喜歡此公園並不斷地辦活動。最後老師提到,雖然在場的大家不是都念建築或景觀,但我們還是可想想能為這個地球做些甚麼?

活動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